十年春华已秋实,科技创新向未来 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落幕

发布时间:2023-04-04

       9月25-27日,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总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成功举行。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经过激烈角逐,分获本届大赛一、二、三等奖。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专门线上致辞,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等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

十年大赛,绘制“创业江苏”壮美画卷

       第十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由省科技厅、省委人才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工商联等单位共同指导举办。大赛自4月份启动,共吸引了海内外7760个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较上年增长28%,报名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大赛自2013年启动以来,共累计吸引了近4万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报名数稳居全国前列;国赛获奖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赛区首位;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参赛企业提供科技贷款超380亿元,省高投等创投机构对获奖企业的股权投资超220亿元,2000多位创业导师和专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撑服务;50余家获奖企业赛后上市或新三板挂牌;1000余个创业团队赛后落地江苏发展;中央及省级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大赛超过5000次,树立创新创业典型超过400个……大赛历经十年,交出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单。

       十年来,大赛坚持“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工作导向,擦亮了国家、省、市和园区“四级联动”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形成了从地方赛、专项赛、行业赛到总决赛的赛事格局,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大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建立了“场上选骏马、途中配资源”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有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经过十年打造,大赛已发展成为吸引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亮相角逐的“竞技场”,集聚科技创新创业资源的“强磁场”,助力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催生未来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舞台”。

       据了解,借大赛举办十年之际,大赛组委会还专门编辑出版《“创业江苏”这十年》一书,记录大赛十年历程,展现大赛十年风采。并希望能以十年为新起点,继续为广大科技创新创业者搭建要素更全、服务更优、水平更高的“双创”孵育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用创新的智慧和创业的精彩共同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科创精英齐上阵,展现江苏硬核实力

       “硬核”一直是“创业江苏”科技大赛的重要标签之一,今年的比赛更是如此。

       报名参加本届大赛的77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经过全省13场地方赛的激烈比拼,共遴选561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晋级省行业赛,这些项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六大行业赛上同台竞技,最终只有60个创业团队和企业晋级总决赛。

       这60个总决赛项目涉及实体肿瘤细胞疗法、宇航级高频覆铜板、新能源汽车核心速度位置传感器、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等“硬核”领域,共拥有专利591件,其中发明专利123件。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40岁,最小年龄23岁,具有博士学位110人,硕士学位89人,具有留学背景64人,充分体现出高学历、高水平、国际化的特点。

       应世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于肿瘤耐药和转移的创新药研发企业,虽然公司仅仅成立三年多,但凭借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和领先全球的研发实力,该公司的参赛项目还是获得了创业导师和评审专家的好评,摘得了本届大赛成长企业组的桂冠。

       “本次大赛是一场高层次、高规格的比赛,获得一等奖是殊荣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应世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曹飞告诉记者。虽然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但总决赛的舞台,依旧让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站上总决赛舞台的团队,实力都很强。能有机会和如此优秀的对手竞技、交流、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曹飞说。

       与曹飞一样,本届大赛初创企业组的一等奖得主,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林芝青,在赛后也不停地向记者感叹“对手太强了”。

       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本次的参赛项目,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磷酸锰铁锂电池,该项目相比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能力可以提高15%—20%,相比三元锂电池,环保性、安全性和成本上都有不小的优势。“我们的产品拥有全球核心知识产权,行业赛也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因此在开赛前,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林芝青告诉记者,由于行业赛阶段她进行的是线上答辩,一直没机会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对手,“直到在总决赛现场观看了大家的路演,我才发现原来身边竟然有那么多优秀的项目和企业。”

       与两家一等奖获奖企业相比,本次本届大赛团队组一等奖获奖团队——“喻材光电”项目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刘宇轩,则对赛事组委会的“硬核”服务印象深刻。

       这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创业团队,一直深耕新一代短波红外成像芯片技术,经过多年的钻研,团队研制出了国内首款硫化铅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并一直致力于将这项技术持续做深、做透。“能进入决赛并最终斩获头名,有些出人意料。能取得这项荣誉,与大赛组委会的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刘宇轩告诉记者,正是大赛主组委会在比赛全过程中为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并帮助团队在多项上下游资源进行了对接,才让他们最终站上了总决赛的舞台,也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江苏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关爱。

       来源: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