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江苏这十年·榜样 |朱振友:中国智造,“北人”不缺席

发布时间:2023-01-17

编者按

       “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来,大赛涌现出众多“勇立时代潮头、敢于实践探索”的创新创业榜样。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联合推出的“创业江苏这十年·榜样”栏目,希望通过榜样的故事,激励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就辉煌。

个人简介

       朱振友,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中国焊接学会机器人委员会委员。2019年12月,他创办的公司——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人”)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创业感言

       创业是条不归路,遇到困难的时候咬咬牙挺过去,企业也许就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智能制造;新能源;“小巨人”

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振友

 

       “一开始创业,哪里敢去找创投啊?就连借钱都不敢。”忆及刚创业时的情景,朱振友对自己当初的“太保守”微微一笑。2010年,朱振友在焊接工作的岗位上已度过近20年的时光,创业的念头如同焊枪喷出的火花,萌生而出。于是,他开始到处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遇到焊接专家、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的林涛时,两人一拍即合。次年,两人把钱一凑,就创立了江苏北人的前身——北人机器人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不破不立,拒绝安逸和束缚

       2010年,年近不惑的朱振友有点“急”了,心头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放大:“你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

        从大学读书开始,朱振友就踏入了智能装备这个行业,然而,从事这个行业的时间越长,他越有一种无力感。“我一直在外企工作,虽然待遇、工作环境都不错,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企业规模越大,你越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因为很多的条条框框或者流程你必须要去遵守。”

       朱振友天生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安逸的生活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束缚。2010年的中国,在智能装备这方面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朱振友创业的念头蠢蠢欲动,他说:“我想自己创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千磨万击,“熬”就对了

       问到创业之初最难的是什么,朱振友毫不犹豫:“资金。”人生第一次创业,朱振友没有太多的经验,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还有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和积累的一些技术,到了真正开始的时候,就被资金这个大问题扼住了咽喉。

       朱振友回忆道:“我们的一个客户当时有两个订单,一个订单是500多万元,一个订单是几十万元,客户很希望我们能去做500多万元的订单,而且把订单都已经发给了我们,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接那个几十万元的订单,把500多万元的订单给客户还了回去。”最难的时候,朱振友和合伙人只能把自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100多万元,挺了下来。

       创业路上,大大小小的困难常常让人感到很痛苦,除了资金短缺,团队招募、市场开拓、品牌树立等等都是问题。朱振友说:“以前在外企工作的时候,外企的品牌可能帮你‘背书’,让大家对你有一种信任感,但出来自己创立公司之后,这些东西可能就都没有了。”

       “当时想的是,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即便九九八十一难,朱振友说,他也从未感到过灰心失望,“我一直觉得创业是条‘不归路’,有志者事竟成,有些时候可能就是要熬,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可能企业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内市场很大,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采访中朱振友坚定又充满信念感的语气,一如当初。

       功夫不负有心人,创业一年多,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朱振友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金立方投资公司给了他14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2011年12月,带着两辆小货车,朱振友就把公司的所有家当从上海搬到了苏州工业园区,这才有了现在的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人办公大楼

厚积薄发,赴机在速

       北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位置,究其原因,一曰能,二曰敏。

       什么是能?即技术自信;什么是敏,即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012年,北人顺利完成了上汽通用首款全铝合金汽车仪表盘支架焊接生产线项目,当时铝合金焊接难度较大,国内并无任何案例可供参考,北人却率先攻克了这一难关,因此在上汽通用体系内“一炮而红”。时至今日,“上汽通用最佳设备制造商”的头衔依旧属于北人。

       2014年底,北人承接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正式批复的“运载火箭贮箱智能焊接装备与工艺”项目,该项目是与上海航天一起合作完成的,火箭贮箱就相当于汽车的油箱,用来贮存火箭燃料,因此它对抗压性和密封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代表的核心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2015年正式启动,2016年完成项目验收,到目前为止,这个项目已经应用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四号、长征六号的生产线上。

       智能制造或者说机器人系统集成这个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现在的北人,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已形成以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核心,其它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研发人员团队,在方案研发、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开发、先进焊接工艺应用、机器人视觉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产品标准化等研究领域技术储备丰富,产品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北人下的另一招好棋,是新能源赛道的布局。

       2015年,朱振友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到来的春天。他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当时我们就感觉到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铝合金的应用原来一直是在高端车上使用,随着新能源汽车对车重和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材质在新能源汽车里面的用量也越来越多,我们就重点在铝合金焊接、新能源电池托盘的自动化产线这块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源去做研究。”

北人应邀出席中国工程机械数字化转型峰会

       从那时开始,北人着手研究新能源电池托盘的产线制造工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研发,先后为上汽集团、特斯拉、日产、时代、红旗提供了多款新能源电池托盘的自动化产线,后又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参与了多款模组产线的设计和制造项目,实现了行业口碑和市场占有率的双丰收。

       目前,北人新能源电池托盘的焊接产线,在国内处于头部位置,今年又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主导起草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焊接质量标准。朱振友预计,2022年北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订单将超过公司总订单数的60%以上。未来,新能源是北人很重要的一个赛道,北人也持续在这个方向上拓展和研发。

人尽其才,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说到企业文化,朱振友提到两点,第一个是专业。北人在创立之初,就提倡专业,要把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第二个是创新。朱振友说:“整个中国都在提制造业转型升级,社会在进步,新技术不停涌现,对于我们这种做智能制造的来说,应该考虑如何把最新的技术融入到行业当中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给传统的制造业提供更多的动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一只强大的人才队伍,“人才为先”是北人的企业价值观,北人对于“传承”的重视,对于“后浪”的重视,打造了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朱振友说:“可以说,人对了,事儿就对了,人才队伍搭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企业要明确在不同的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不仅仅是能够摸得着、看得见的专业技术,还包括他的价值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去识别,有些人可能是技术型人才,有些人可能是市场开拓型人才,还有些人可能是管理型人才,识别出来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使用,让年轻人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

北人荣获恰佩克双项大奖

2021年上半年北人导师答谢会

有且优, “专精特新”一直走下去

       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支持对象。北人2020年已获得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拥有60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和10余项核心技术和产品,承担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3项,设立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对于“专精特新”的理解,朱振友觉得这四个字很形象,要专业、要精通、要特殊、要创新。“应该是你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是某一项技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东西,能够破解‘卡脖子’难题,或者是和你的竞争对手能有一个很显著的区分。”

       朱振友说,北人将来除了会在自身传统基因优势技术上做深做透,在智能制造的上下游持续发力,还会将原来最大的主营业务——流程制造、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和加工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在软件方面进行重点的投资和研发。北人愿景是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者,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

40余家投资机构走进北人调研交流